本报讯 汾河景区再向北延伸10公里,最大极限对汾河太原城区段湿地ECO进行修正。5月13日上午,汾河生态修正管理四期工程北端施工工地,接近滨河东路一侧的护坡上,园林工人正在为刚刚栽下的一片树林洒水。汾管委有关人员介绍,汾河生态修正管理四期工程分为水利工程和景象工程两部分,现在水利工程已悉数竣工,景象工程完结40%以上。
汾河生态修正管理四期工程本年6月开工,北起尖草坪区上兰汾河漫水桥,南至柴村桥北500米,长约10公里,东西以防洪堤堰为界,规划防洪规范为百年一遇。建造内容最重要的包括堤岸防护、河床部分拓展、柴西堰重建、生态修正及配套工程等。建成后,可构成约366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其间绿地面积218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48万平方米,蓄水总量约550万立方米。东西两岸共设置16处出入口、景象人行桥1座、电力箱涵1043米、自行车专用道10公里。
据介绍,在全长10公里的水利工程中,北部3公里现状河宽100米至180米,特色是河窄、滩宽、水面小。中南部7公里现状河宽280米至380米,特色是河宽、水深、滩窄、岸高、坡陡,安稳性差,不安全。依据这一些特色,水利工程施行范围内河道根本维持现状河道形状,选用复式断面,由主槽和两边多级渠道组成。首要建造内容有对中、下流河道堤岸防护、加固;对上游3公里的河道拓展和清淤清障;柴西堰重建。为确保行洪安全和岸基安稳,为生态修正供给安全场所,依据汾河河道驳岸、边坡的不同特色,别离进行防护、加固。
景象及美化施行工程单位3月中旬出场,对两岸及河道打开美化及景象施工。依据规划,树丛岛范围内的植被坚持野生状况,保存枯木,植物多层次笔直散布,属荫蔽遮挡性和多样的空间类型;周期性吞没和的浅水石滩为两栖和匍匐类供给寻食场所,部分灌木草丛为水鸟供给筑巢及隐秘地;湿地滩涂坚持河底的卵砾石底质,为两栖及底栖动物供给生存空间;沟壑深潭则使用黄土崖壁为一些穴居哺乳动物及鸟类供给荫蔽的繁殖地,崖壁顶端及缓坡处栽培乔灌木混交林带,坚持水土。
汾河生态修正管理四期工程方案本年6月建成。工程完结后,将构成集休闲、健身、旅行、参观于一体,岸绿水清、点线辉映、人水相亲的大型综合性湿地景象。图/文 李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