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车主只要开上了新能源车,真的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就不舍得去加油了,这个“不舍得”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经济层面上的,尤其是大排量、高端车,油车的百公里油耗能做到100公里100块钱,500公里就是500块钱。
如果是高端电车、高端混动车型,百公里成本最低能做到20块钱,500公里只需要100块钱,这个经济账差距非常大。
另一个是心态方面,目前大多数混动车型是能够保证前100公里纯电行驶的,后续才是开启发动机烧油。
不少混动车主看到电池包亏电“就难受”,明明可以纯电行驶却偏偏要烧油,保证电池包电量充足,是他们闲暇之余的一种乐趣,所以必然会经常去充电桩充电。
当然也不需要质疑这些混动车主,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混合动力系统除了有大容量电池包,能够保证最基本的100km纯电续航能力之外,还因为有发动机的存在,跑长途的时候没有一点的续航焦虑。
只是大部分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强度,完全到不了开启发动机的那个强度,数据调查,绝大多数用户每天的行驶里程在40km左右,所以保证每天电量的充足,成为了不少混动车主开车的必修课。
且,配合着大量的家用充电桩,充电并不是件难事儿,目前的家用充电桩,交流电已经普及了6.6kW的充电桩,每小时充进去6.6kW电量,一个混动电池包,最大的不过40kWh,5-6个小时足够充满。
有人说,混动车型是一个鸡肋的产品,有电池包却跑不远,有发动机还需要烧油,这种理解完全站在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对立面,属于非常典型的不实际思维。
绝大多数用户的用车强度都非常低,每天也就是40km强度,电车的电池包容量的确很大,但其实是一种浪费,毕竟每天能用到的电量,只有电池包的前10kWh。
只要电池包的容量够10kWh,其实就能保证混动的经济性,配合着发动机的长途表现,打出最好的经济性能,至于每天充电,只要车主乐意,绝对没问题。
我身边不少的混动车主,就把充电当成一种乐趣,每天回家之后顺手插上充电器,不可能影响任何的生活品质,假如没有家用充电桩,有时间就去商业充电桩充个电,在车里给自己3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放松。
从根本上来说,混动车主之所以经常充电,除了是钱包需要,更重要的是车主发自内心的喜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